重点领域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公司简介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环所)成立于1956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厅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骨干力量。1965年10月从首都北京迁到河北省正定县,2011年11月所总部由正定县迁至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268号)。2018年5月单位事业法人注册地变更至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远里23号西侧,下一步单位将成建制迁移到厦门,目前新基地正在厦门市集美区建设之中。
一、主要职责
主要职责: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基础理论和学科创新、应用研究、战略研究和综合编图、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合理利用和保护、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地热及浅层地温能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实验测试和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工作。
二、基本情况
(一)人员情况
中央编办批复水环所编制405人。截至2018年5月,现有所领导班子成员5人,在职职工321人,离退休职工23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管理岗位人员59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56人,工勤技能岗位7人。正高级职称43人,副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121人。博士学位人员67人,硕士学位人员15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86%,占在职职工的68%。
(二)获奖情况
建所以来,水环所承担2000多个项目,获奖200多项。其中,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国土资源部和河北省省部级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人。
水环所2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个团队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2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2人入选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万人计划”,1人受聘中国地质调查局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一级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3人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三)所属部门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复的“三定”方案要求,设立管理职能部门8个(办公室、财务处、科学技术处(项目管理处)、人事教育处(安全生产处)、党委办公室(含工会)、监察审计处、条件保障处、成果转化办公室),业务部门8个(区域水文地质研究室、生态水文地质研究室、污染水文地质研究室、地热资源研究室、城市地质与矿山环境研究室、第四纪地质与黄土研究室、信息与编图研究中心、技术方法研究中心),其他部门2个(离退休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
(四)科技创新平台
水环所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包括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野外试验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科普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国家干热岩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国土资源部国家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等。
2013年创办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学术期刊,已经被《新资源引文索引》(ESCI)、《美国剑桥文摘》(CSA)、《GeoRef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知网等收录,并纳入SCI跟踪考评。
(五)项目与经费
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中部重点城市地质调查评价”、“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调查”5个计划项目,2016年承担2个工程、12个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8亿元,取得一大批区域评价成果,在技术规范、信息系统建设、方法技术研究、重点地区示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专业科研机构对地质调查主战场任务的支撑引领和集成提升作用。编制完成的《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全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地下水质量形成演化规律和地下水污染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受到中央、全国人大、部、局领导好评,为“水十条”制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及《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参与编写的《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促进节能减排的建设报告》,获国务院张高丽副总理批示。
三、重点项目情况
(一)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利用”专项“我国西部特殊地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功能保护”
项目执行期限为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总经费199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是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科技创新解决重大应用问题的具体实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该项目的实施正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该项目将针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退化问题,以水循环过程中不同生态脆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演变机制和流域地下水调控集成技术为核心,揭示地下水生态功能危机形成机制及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关系,阐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水生态功能退化的标志特征与可控性,研发适用我国西部不同类型区地下水合理开发与生态功能保护的理论、关键技术和技术方案,破解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面建设的制约瓶颈。
(二)水环所负责的我国地下水领域首个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通过科技部验收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水环所所长石建省研究员率领十余个单位近百名科技人员,复建了华北平原60年来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特征,识别了地下水动力场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响应规律,构建了地下水危机临界识别指标,提出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危机的调控措施,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的整体水平,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共发表论文340余篇,其中SCI论文95篇,EI论文72篇。该项目成果荣获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三)“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及关键技术研究”获省部一等奖
水环所通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关键技术与方法的研发,系统构建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体系,完成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对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示范作用,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及防治建议”获得温家宝总理的批示,优先启动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该成果荣获河北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进展。
(四)积极为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主动服务国家需求更加明显,先后撰写7份科技支撑报告和建议,为国土资源部姜大明部长参加张高丽座谈会提供了《京津冀地下水资源情况》,为国土资源部参加国家发改委南疆生态建设座谈会提供了《塔里木盆地水资源与生态建设情况》,为科技部提供了《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工作有关意见和建议》,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水北调调查工作提供了《南水北调项目成果及建议》,为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2020年地质调查实施方案提供了《2015-2020年水工环地质调查实施方案》。参与局支撑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地质工作报告中地下水污染、地热部分编写工作。开创了服务地方政府的“内蒙合作模式”,将地质调查任务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发展建设需求紧密结合,为地方政府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精心组织实施中国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工程
水环所牵头的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完成调查面积440万平方千米,掌握了全国水质与污染分布现状,有效支撑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和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奠定了国土资源部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地位。配合中办对腾格里沙漠区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交《西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有关情况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办督查室专门发来感谢信。区域地下水质量总体评价结果纳入《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发布,《地下水质量标准》通过国标委审查。服务石家庄供水危机,快速应急地下水水质调查,提出安全供水对策与建议,取得重要社会效益。
(六)加快推进地热和干热岩资源调查
高温钻探取得重大突破,在西藏190米深度钻获205度高温蒸汽。完成我国首次干热岩科学深钻进尺4000米。查明全国31个省(市、区)的地热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首次评估了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各级政府制定地热资源规划,有助于加速新能源开发利用,缓解我国能源危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编制完成《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办公会审议,将择机报送中央或向社会发布。“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工程获中国地质调查局审批启动。“国土资源部地热干热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专家论证。
(七)其他项目情况
水环所编制的《亚洲地下水系列图》在“一带一路”战略能源资源与地质条件编图中得到应用,为服务国家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首次开展巴丹吉林沙漠1:25万水文地质调查,填补了我国沙漠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空白,为沙漠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奠定了基础。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工作,创新性地划分了我国地下水系统,重新综合评价了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和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对全国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公司性质
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机构
-
所属行业
001201
-
涉及领域
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
-
公司规模
100-499人
-
公司网址
http://www.iheg.cgs.gov.cn
-
所在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集美区兑山西珩路248号(事业法人注册地已变更至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远里23号西侧)